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 ,又译圣.基帕尔.辛格)于1894年2月6日出生于旁遮普邦的一个乡村(过去属于印度,现在归属巴基斯坦)。许多在东西方见过他的人,都把他视为真正灵性圣人的活生生典范。他先在印度政府担任公务员,1946年退休之后,靠退休金过活。给乐葩.辛格听从他的师父(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吉,1858-1948)指示,继续灵性的工作,协助虔诚追求上帝真理的人与圣音结合,一直到1974年8月21日往生为止。
圣·给乐葩·辛格是Sant Mat 的众多大师中,第一位在全球拥有伟大声誉和巨大影响力的伟大的真师,曾连续三年获选为世界宗教会议的主席。虽然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思想门派,但他支持一个真理,那就是所有的宗教殊途同归,只有一个目标。
给乐葩.辛格在三次世界弘法之旅中,拜访了美国大部分的城市。三次的时间分别在1955年、1963-64年和1972年,每一次都待了三个月以上。由于曾在巴巴.萨万.辛格.吉.马哈拉吉的足下专心学习,加上自己内在灵性的体验,给乐葩.辛格成为一位卓越胜任的灵性导师,能够对世界各地诚心的真理追求者传达‘自我了悟’和‘了悟上帝’的重要性。
同时也留下许多传世的著作,如《生命之轮》、《音流》、《何谓灵修》、《生命的桂冠》、《上帝的甘露》等等,这些传世的灵性经典后来被翻译成印度文、乌尔都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希腊文和许多其他语言,在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流通。
在印度以及三次海外弘法期间,获得许多荣耀,以表彰他对全人类的贡献。同时连续四次获选为世界宗教协会主席。他也是育人中心(Manav Kendra 自给自足、化育人类机构小区 ) 的创立者,在那里人们接受爱、灵性和道德上的教育,是服务人类和土地环保的实际典范。
给乐葩·辛格毕生过着与他的教理完全一致的简单生活,他生活的型式即构成教理的整体;他所倡导的超越了哲学思考,是通向完美灵性的生活方式。许多在东、西方见过他的人,把他视为当代真正灵性圣人的典范。
圣·给乐葩·辛格是Sant Mat的明师传承中,著作最为丰富的一位。他自幼便博览群书,为了了解各个不同的宗教,他甚至深入研读各宗教圣典的原语,以求获得第一手的讯息。此外,他的文章意义深远、笔力万钧、用辞典雅,为不令真理的渴求者为之神往臣服。留下无数灵性著作的他总是谦卑为怀,他曾留下一句令人荡气回肠的话:“除了爱,我没有给你们什么”。伟大的灵魂们——像佛陀、基督所显现的,正是这样的胸襟。
“我是为爱所有人而来的”
年青时的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又译:基帕尔.辛)
(在童年时)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又译:基帕尔.辛)是一位非常温顺的小孩,但是在两种情况下祂通常仍会坚决的声明祂的自主性。所有祂认识的人不管他们和祂家人的关系如何,祂都有帮助他们的习惯, 因此有一次,祂的父亲把祂叫来,跟祂说:“帕儿(祂的小名),我们的朋友都会是你的朋友,而我们的敌人也会是你的敌人。”但是圣.给乐葩.辛格以冷静而从容的口吻回答:“父亲,你的朋友会是我的朋友,但是你的敌人未必是我的敌人,因为你的敌意可能是基于误会而产生的,生命过于短暂,我不是为了憎恨与仇视而来的, 我是为爱所有人而来的。”
祂的家庭不是素食家庭,但是祂自小就厌恶吃肉,当祂的兄姊要求更多的肉时,祂一点也都不吃,而满足于面包与蔬菜,祂的父亲问祂:“帕儿为什么你不吃肉?”祂温柔的回答:“父亲,除了死尸上的肉以外,这样就很好了,难道你要让我的身体成为墓地吗?”祂的父亲只能微笑,而这位孩子有祂自己的方式。
面对死亡的态度&母亲的往生
在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又译:基帕尔.辛)学生时期,祂在祂妈妈即将死亡之前六个月预先告诉祂的妈妈,同时恳请她从那时起要不断专注在对上主甜美的忆念,因为死亡是一个必要的终点,没人能躲避它,祂的预言实现,祂的妈妈确实无误的在祂预告的那个日期、那个时刻结束她在世间的生命,在她离开世间的十七天前,祂写信给她,告诉她应该要准备好,因为她快要走了,当她生病的消息从村子里传来时,祂写信给祂诺写拉的大哥乔德.辛格,请他火速前往村子,尽可能好好的服侍她,因为这是他报答她所能做的最后一次的服侍机会,同时解释祂无法在最后一刻陪伴在她身边,事情就如同祂说的,祂的妈妈的确在祂哥哥抵达村子之后的几天内离开了。准确的预知祂家人死亡阴影的来临对祂来说并不是什么奇特的事,祂会为他们平静的离开做好安排,让他们准备好这个最后而重大的改变,祂平静的向他们告别仿佛他们是要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一样,这个地方就是他们天父的家。
向上帝祈求的两个礼物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又译:基帕尔.辛)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透过心智的纯洁,以及诚挚的奉献而开发出“超视觉”的能力,祂在二十几岁出头能清楚的看见任何一个地方要发生的事情,读出别人存在心中的想法,这种知识自然干扰了祂的日常工作,而且造成生活莫大的负担,祂向上帝祈求两个礼物:其一,这项神圣的天赋应该保存在节制状态,祂才能以一种一般人的方式度过祂的早年生活;其二,假如任何人透过祂而受益,祂自己本身应该要对那种事情一无所知。
真正的徒弟
巴巴.萨万.辛格有一位真正的徒弟---圣.给乐葩.辛格,圣.给乐葩.辛格为他的师父做所有的每一件事,他们彼此互知互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然而,有一些人知道,他们也都是因为与圣.给乐葩.辛格有非常紧密的联结才会有接纳性。
圣.给乐葩被指派拉瓦宾迪的萨桑工作,那是圣.给乐葩.辛格的家乡,但是他在另一个地方服务,在那段期间,他经常居住在拉侯,他时常从那儿到拉瓦宾迪做萨桑,他常常搭火车,而住在那边的徒弟总是到火车站去接圣.给乐葩.辛格,当萨桑举行时,他们经常感受到一种明师的振动,有时加持力(的氛围)大到使一些人常常在对师父甜美的忆念中哭泣,或者常常获得明师的振动力,所以,后来当他要回去时,许多人经常到火车站去为他送行。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巴巴.萨万.辛格的徒弟叫做拉加峦,就直接跑到巴巴.萨万.辛格那边向他抱怨整个情况,说圣.给乐葩.辛格在徒弟之中非常受到欢迎,人们对他非常的爱戴,而这种敬仰只有师父应该拥有才对,现在却对圣.给乐葩.辛格一样表现出那种敬仰,他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巴巴.萨万.辛格微笑着说:“没有一个萨桑义没有感受到师父的振动力,你觉得萨桑举行的时候,我不在那里吗?”他说:“我都会在那儿!他做什么我不知道,我爱这个人太深了,远远超过你们对他的爱。”
后来,拉加峦这个人时常很亲近圣.给乐葩.辛格。在他的生命中一个时候来临了,他在亲近圣.给乐葩.辛格的时候获得爱与奉献,他立刻到巴巴.萨万.辛格那边,告诉他说:“巴巴吉,我有事情要告诉您,我对您拥有爱和奉献,对我来说您是非常高等的,您是上帝,但是我不晓得除您以外我对圣.给乐葩.辛格也拥有接纳性、爱与奉献。”巴巴.萨万.辛格回答说:“这是对的,你是在真正的路线上,这是正确的。”
有一天,巴巴.萨万.辛格问:“圣.给乐葩.辛格,你要加持物吗?”圣.给乐葩.辛格说:“是的,师父,我需要加持物。”加持物是苹果,巴巴.萨万.辛格开始从大篮子里把苹果发出去,圣.给乐葩.辛格用衬衫收下它们,两个人都超越了身体意识,有些苹果就掉落了下来,泰吉说:“师父,我也能从掉下去的里面拿一颗吗?”巴巴.萨万.辛格说: “如果燕子从海里取了一点水,海洋的水不会干枯,你要拿多少都可以。”所有的同修都知道巴巴.萨万.辛格非常喜爱一位徒弟,他们互相比此了解对方,圣.给乐葩.辛格知道巴巴.萨万.辛格对他的需求,所以圣.给乐葩.辛格终其一生都和巴巴.萨万.辛格的注意力一起工作,只有少数几次他从肉体得到命令,他只与注意力一起工作,在心成为完整的时候这种注意力就在那儿,唯有看见你才能了解你师父对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