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 7、8、9

DSCN2001_副本.jpg



有问有答⑦:关于灵魂的讨论


一心子君:灵魂知道自己遭受轮回之苦吗?如果知道为什么不解脱,还要沉迷于千百世呢?就好像知道口渴,才会去找水喝,不知道口渴,就不会想到去找水喝了。佛教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然而我们凡夫却一直坚信那些所看所听所说所感受等等都是真实存有的。那么这个坚信里面有灵魂吗?还是只有我们这个因缘和合的肉身以为是那样的?灵魂和我现在是分开理解的吗?我现在还没能找到灵魂,,尽管它在我的内在,但我现在只知道自己是有身体思想组成,灵魂与我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灵魂的感受到我痛苦和我们凡夫感受到的痛苦知觉是一样的吗?灵魂会痛苦吗?谢谢告知


答:

1、或许您对灵魂的理解与音流瑜伽(Sant Mat)的说法有比较大的不同。所以才有诸多的疑问。

2、首先,可以这么说,不管什么修行系统,都是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音流瑜伽(Sant Mat)也不例外。

3、对行者的漫长的实修过程,一般行人有两个误区:             

   a、以为行者的觉知力是不变的;

   b、以为有诸多不同的实相。

   其实真相是:

      行人随着修行的进步,其觉知力(认识实相的能力)逐步提高,渐趋精微(提高)。

      对自我(实相)的了解渐趋真实——实相虽然只有一个,但因为行者觉知力的不同对实相认知的层面有无数。

    在实修中,行者开始认识到“我”不是肉身,也不是星光体的身体,也不是心智,完成回撤后,印启的行者会(在内在)碰到光明体师父,了解到“我”是灵魂。这时,行者已经超越了梵天的境界,初步完成了“我是谁”的证知。

4、针对您对“灵魂”的疑问,用我个人的理解来说,灵魂可以理解为“具有个体性的实相”——音流瑜伽(Sant Mat)里经常提到的“灵魂是爱海之一滴”等等类似说法。

5、当一个行者了悟到“我是灵魂”时,大概相当于行者证得了佛教的阿罗汉的果位。当然,这个尚非修行的终点,行者(这个时候的行者认为“我”是灵魂)还须在其光明体师父的带领下经过第四灵界,抵达第五灵境萨其·坎(Sach Khand)。

6、有时音流瑜伽(Sant Mat)的一些相关文章提到灵魂,大致跟佛教称呼ABC行者为ABC菩萨类似。

一家之见,谨供参考。



有问有答 8 关于音流瑜伽传承和灵性导师


编者按: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四,是大智文殊菩萨的生日,为了纪念这位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菩萨摩诃萨,特将最近跟网友们关于“音流瑜伽传承和灵性导师”的相关问答整理如下,祝福所有对音流瑜伽有兴趣的朋友都能有一双文殊菩萨的慧眼,找到自己心仪的传承和灵性导师。


1、问:您曾经推荐过音流瑜伽的两只主流传承,请问您是如何定义“主流传承”?

答:音流瑜伽(Sant Mat)的传承其实是比较多的,互联网上的相关英文资料就有十余家之多,加上印地语的就更多了,那么,谁才是主流的传承呢?我主要从:业内影响、传承清晰、弟子人数、道场规模、灵性导师影响力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两只主流传承:㈠索阿米.吉(Soami Ji)→巴巴.皆穆.辛格(Baba Jamal Singh)→巴巴.萨万.辛格(Baba Sawan Singh)→给乐葩.辛格(Kirpal Singh)→达善.辛格(Darshan Singh)→瑞金德·辛格(Rajinder Singh)

㈡索阿米.吉(Soami Ji)→巴巴.皆穆.辛格(Baba Jamal Singh )→巴巴.萨万.辛格(Baba Sawan Singh)→嘉噶.辛格 (Jagat Singh )→查仁.辛格(Charan Singh) →古林德.辛格(Gurinder Singh)


2、问:听说还有其他一些传承存在?

答:很早以前,在网络上,美籍华人张杞楠博士(应该是张博士,或许记忆有误)曾经出过“专注音流瑜珈印度支流传承表”,现在离这个传承表出版的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有了不少新的资讯。早期的传承是:索阿米.吉(Soami Ji)→巴巴.皆穆.辛格(Baba Jamal Singh),其实,巴巴.皆穆.辛格之下除了巴巴.萨万.辛格外,还有其他的传承,而巴巴.萨万.辛格之下,除了上述两只主流传承外,还有其他几只传承,影响也比较大,例如伊斯瓦喇.普理(Ishwar Puri)这只传承。在给乐葩.辛格(Kirpal Singh)之下,还有阿佳贝.辛格(Ajaib Singh)→萨度.瑞玛.吉( Sadhu Ram Ji)这只传承也是比较有影响的。


3、问:我在网上看到过伊斯瓦喇.普理(Ishwar Puri)的一些资讯,可惜是英文的,您能介绍下吗?

答:伊斯瓦喇.普理(Ishwar Puri),今年已经90多岁了,自幼在贝雅斯长大,很小的时候就获得巴巴.萨万.辛格(Baba Sawan Singh)亲自印启,成年后受巴巴.萨万.辛格指派,长年在美国负责北美一带的印启工作,在中国大陆只有极少数弟子。被很多音流瑜伽(Sant Mat)传承的人誉为“当代伟大的明师”。


4、问:我在网上看到过赫尔巴绛.辛格Harbhajan Singh)的一些资料,您能介绍下吗?

答:赫尔巴绛.辛格(Harbhajan Singh)是位医生,在给乐葩.辛格(Kirpal Singh)生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负责给乐葩.辛格的医疗工作,赫尔巴绛.辛格夫妇深受给乐葩.辛格信赖,受命在给乐葩.辛格逝世后负责所在区域的印启工作。现在,赫尔巴绛.辛格夫妇均已去世。


5、问:这么多传承,这么多灵性导师,我该如何选择呢?

答:我推荐上述两只主流传承和伊斯瓦喇.普理(Ishwar Puri)这只传承。


6、问:我已经在某只传承印启,实修也有好几年了,想另外再找明师印启,又有点担心背叛师门的不好影响,我该怎么办呢?

答:我们所在的地域和年代,使我们的知见有了很大的局限,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自知,例如,在音流瑜伽(Sant Mat)相关的资讯中,我们只得到了互联网上英文的一部分,还有众多资讯没有传输到互联网,已经传输到互联网上的,又有很多不是英文的(所以多数我们没法了解),最好的办法是深入到音流瑜伽传统的传播地域,找音流瑜伽的道场、找音流瑜伽的修习者或家庭,仔细、耐心的探寻、甄别,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收获。长期而深入的祈祷,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最后,送您一句古鲁那纳克的名言:“在我亲眼看到前,我不会相信我师父的话。”让我们共勉!



有问有答 9:关于“回撤”的问答


公众号根据网友的提问,特邀请资深santmat 行者“路人甲”友情作答。不是标准答案。不是标准答案。不是标准答案(重要的事情说三次)。谨供参考。


1 请问santmat 对印启者的根器有要求吗?

答:据了解,santmat 各传承对要求印启者的修行根器至少没有公开的、直接的要求。但是,在古鲁那纳克的年代,真正的“锡克”指的是已经完成注意力从身体层面的回撤的行者。而且一般认为,完成“回撤”后,santmat 行者才真正开始santmat 之旅。所以,那个时代的古鲁只给予数量极少的行者以启迪(印启)。直到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Hazur Baba Sawan Singh)才开始大规模的印启。


2 我总是听说“回撤”,那怎么解释什么是“回撤”?

答:中国大陆的修行者或许对回撤(完成注意力从身体层面的回撤)理解不深,那么可以这么说:santmat 的“回撤”发生在第一灵境,相当于佛教实修的欲界定的基本达成、道家内丹实修的筑基成功。

具体在实际禅修中的示现是:行者能轻松完成身体一动不动的、至少2小时的、有觉知的禅修。

当然,santmat 的“回撤”属于“入内”的开始,在实修中也是有其内景标准的,一般印启时会告知。


3 santmat 对于如何完成“回撤”是如何教导的呢?

答:santmat 各传承的实修教导大同小异,多数传承对如何完成“回撤”并没有专门的精细教导。按照santmat 传承教导的实修方法实修,一个身体健康、因缘具足的santmat 行者是可以完成回撤的。


4 但是,我知道很多santmat 的修习者好像都没有完成“回撤”啊?

答:是的,绝大多数santmat 的修习者都没有完成“回撤”,原因是实修者或身体多病,或因缘不具足。所以道家祖师吕洞宾说“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在实修中,没有身体层面的支持,几乎没有可能完成“回撤”的。


5 如何能够尽快完成“回撤”?

答:因为“回撤”对应于佛家的欲界定范畴,也属于道家筑基的内容,除了按照sant mat 传承教导的方法实修外,佛家、道家和其他实修系统的一些实修方法也值得参考。前提是一定要在传承上师或有经验的前辈的指导下进行。